首页 > 学工管理 > 正文

优秀毕业生事迹(一)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时间:2019年07月10日 10:48点击数:

 

个人简介:王晓歆,女,汉族,1997115日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北京应用技术学院2015级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学生。该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奖学金、2016年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三等奖,2018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三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三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2017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天梯赛”华南赛区“珠峰争鼎”组团体三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自治区级赛三等奖,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三等奖,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自治区级赛三等奖。此外该生在学术方面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并实现了一个个性化习题推荐系统,并将研究成果撰写为一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会议ACM TURC 2018(SIGSCE China)上,该论文已被英文EI全文收录。主持参与编写了TODO人事管理系统和集智测评系统微信版软件。

 

确立目标,持之以恒

悄然之间,在西大的生活已经步入尾声。刚进入大学时,我也曾陷入过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目标是什么?只是每天上课,写作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虽然过的很充实但是对未来没有规划。这段时间我不断的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学生涯结束后我会成为怎样的人?”。很快,我明确了自己的心意:“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我不是天生的能者,但是我知道“天道酬勤是真理,勤能补拙是良训”,所以无论是自习室还是图书馆总会由我的身影。我一直以勤奋、刻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

科研之路,上下求索

大二时,我入选了学校的特别培养班,有幸在许嘉老师和吕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科研。科研看似是辛苦和艰难的,但是在老师耐心而专业的指导下,从最开始不知道怎么查找相关领域的文献,到现在习惯阅读英文文献,再到设计架构自己的算法,再到撰写英文论文。我深知科研路上的种种艰辛与不易,而且本科期间还有课业压力,科研任务经常会和学业任务相冲突,这就需要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并对自己每天的时间做好安排。因此在这两年多接触学术科研的时间里,使得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能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找到了在学术方面的兴趣。

躬身实践,知行相长

我深刻明白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工作经历对大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大二到大三期间,我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大四担任班级的班长,在工作上,我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为提升班级凝聚力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得到了学院和学校老师的肯定,2016-2017学年和2018学年“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投身公益,温暖他人

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我充分利用假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民间工艺组织“香樟树”团队开展了一些环保公益活动,为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制作洗手用的天然酵素,并在送酵素的时候与爷爷奶奶聊聊天。养老院的生活比较单一,爷爷奶奶看到有人去看望他们的时候都很热情的牵过他们的手和他们说自己儿子女儿的事。在温暖别人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喜悦。我也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了身边更多人投身于公益活动。

    大学带给人的是正确鲜明的价值观,不惧未来的责任担当,敢想敢做的自我创新。它们使一个人的生命有了宽度和广度。如今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几年,获得了些许荣誉,但是深知“成果属于过去”,应该将目光着眼于未来,继续努力,用汗水浇灌青春,让理想在校园飞扬。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北京应用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