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北京应用技术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

时间:2019年07月04日 08:55点击数:

           北京应用技术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

 

报告一: 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应用

报告人:北京理工大学 王涌天教授

报告时间:201976日(星期六)下午 2:00245

报告地点:君武馆一楼第二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王涌天, 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光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博导,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受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科技部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全国信标委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标准工作组组长,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国际工程光学学会(SPIE)、美国光学学会(OSA)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Fellow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系统设计和CAD、新型三维显示、医学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方面。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编辑SPIESpringer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20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其中包括美国、欧洲发明专利授权5项。出版教材2部,其中《应用光学》英文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指导的学生中,1人获得全国优博、1人获得全国优博提名奖、1人获得北京市优博、10余人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优秀教师、师德先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报告二:先见之明与他山之石—空间感知中知识迁移与协同的探索应用

报告人:西北工业大学 张艳宁教授

报告时间:201976日(星期六)下午 2:45330

报告地点:君武馆一楼第二会议室

ynzhang.jpg报告人简介:张艳宁,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总装侦查测绘专家组成员。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国家发改委“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移动平台环境感知及空天应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无人航行智能感知与自主计算”国家级“111”引智基地负责人、陕西省语音与图像处理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及图像分析分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及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理事长等。张艳宁教授一直致力于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研究。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包括TPAMITIPPRIEEE TSMC-BInfo.CVPRICCVECCVACM Multimedia等,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3部。曾多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大会主席、程序委会主席、组织委员会主席及宣传主席等;担任IEEE TGRSTMMPR副编辑、Neurocomputing客座编辑、《电子学报》常务编辑等。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包括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先后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总装863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报告三:面向图计算的加速器:挑战与实践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 廖小飞教授

报告时间:201976日(星期六)下午 3:30415

报告地点:君武馆一楼第二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廖小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多核虚拟化、大数据处理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单篇论文最高引用超过400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3)、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项目(2015-2018)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

北京应用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